会议介绍
随着极化干涉SAR、卫星编队SAR、多平台(星载/机载/无人机/ 地基)SAR 和数字波束形成 SAR 等新技术的出现,国际上先进雷达对地观测任务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成像雷达系统的快速发展,成像雷达正呈现多种获取技术交叉利用和综合发展的蓬勃局面,雷达对地观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雷达对地观测大会”,将于 2025年5月23-25日在苏州召开,本届大会将围绕雷达对地观测基础理论与建模、成像雷达系统、雷达成像处理技术、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雷达对地观测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
诚挚邀请和欢迎全国成像雷达科研工作者和学生齐聚苏州, 分享新发现、交流新思维、探讨雷达对地观测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
会议时间:2025年5月23日-25日(22日报到)
会议地点: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市虎丘区太湖大道1520号)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CNISDE)
承办单位
南京大学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
CNISDE微波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
苏州空天信息研究院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大会主席
郭华东 院士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
陈锟山 教授 南京大学
科学委员会主席
徐冠华 院士 国家科学技术部
吴一戎 院士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组织委员会主席
索文斌 副校长 南京大学
刘广 主任委员 CNISDE微波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副主席
梁栋 秘书长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姜田 常务副主任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
张柘 研究员 苏州空天信息研究院
丁大志 处长 南京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大会秘书长
陈谦、沈国状、杨晓峰
- 分会会场
- 随机介质电磁特性复杂目标散射与辐射建模典型地物雷达散射建模与测量星载SAR系统与任务雷达高度计系统与任务散射计系统与任务无人机和地基SAR系统与应用分布式SAR系统仿真和模拟
- 月基SAR系统仿真和模拟天线、RCS与测量系统高分宽幅SAR及其在陆海观测中的应用雷达透视探测技术及应用多维度SAR深空探测雷达对地观测抗干扰SAR/ISAR/MTI成像算法极化SAR
- 干涉SAR层析SARMIMO、DBF、压缩感知与多维编码新体制及应用太赫兹成像与应用微波智能成像技术辐射定标与几何校正AI赋能雷达对地观测应用前沿微波空间智能云计算
- 农情识别、水文资源海洋与海岸带监测地震监测、灾害预警冰雪监测、冻土监测城市管理、测绘制图林业调查、森林制图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2025-05-23至2025-05-25
- 投稿日期:
2025-03-01至2025-04-18
- 审稿日期:
2025年4月6日至2025年4月20日
- 早鸟票截止:
2025年4月30日前